真巖寺 —寺志—
一、山川地理
台灣省南投縣真巖寺位於國姓村入口,創建於1960年,供奉釋迦牟尼佛。其山脈源自於五港山山脈,大小山脈此起彼茖,宛如飛龍走勢一般,佛寺就坐落於龍口,寺基山脈源出於埔里鎮五港泉山脈,其分歧二支山脈分別為虎頭山系、愛蘭山系、觀音山系等,然觀音山系再錯分北觀音山、中觀音山及觀音山等分支,山脈縱走連綿數十公里,大小山脈此起彼落,宛如盤龍走勢,本寺座落此一盤龍當口,左南溪右北港溪,雙溪交會而成一條烏溪九曲水,如同龍舌般(如圖1、圖2)南投縣全圖形勢,此特殊地理於在明末清初時,國姓爺鄭成功駐防巡查時,其軍師劉國軒發現而讚歎不已,所留詩曰:「舉望華山貴尊嚴,華山何處極深淵、左倉右庫掌屏上、北港南溪會案前、湖海星辰來拱照、交龍關鎖去之玄、三千雲帶堂環照、八百煙花列兩旁、穴為公侯將相地、一脈無邊感未然、可惜生蕃兇霸拒、拋荒此地待時賢。」本寺因山形狀似蓮花,與劉軍師所吟讚之「華山」相同,依此因緣正緣法師取名為,「華山真巖寺」為佛門清修境地!)(釋正緣-回憶錄1997),此詩在清初順治十一年至民國五十三年歷經三百一十年,傳遍臺灣全省,左南溪右北港溪,雙溪交會而成一條烏溪九曲水,如同龍舌般(如圖3、圖4 )。
二、寺院沿革
(一)建寺滄桑期
民國四十四年(已酉),蒙佛庇佑,於國姓鄉國姓路上購得一處淨地。俗稱「龍吐舌」,然此壹甲柒分玖厘地,時值新台幣四萬元整,此一數目非正緣所能負擔,得前國姓鄉鄉長彭華錦先生大力幫助,首向南投中小於業銀行貸款肆萬元,後得蔡勉居士她義助本寺償還貸款。越五年,正緣以縮衣儉食、勤勞刻苦托缽之方式,將所積攢而得之蓄,連同貸款本金,自計陸萬元歸還蔡勉居士,至此方悟五年籌資歷程,以下六句可表心聲:「為買龍吐舌,各地去化緣,渡化半天下,日夜獨一人,願能學六祖,為法苦忘身。」妙清師太承教了,止緣己心道身到。聊表心願矣!
自民國四十九年(庚子)正緣師於緊衣縮食還清寺地款項後。心安逐步建寺,原所架設之茅蓬,被颱風吹垮,是以重新搭建草寮,以作為唸佛靜修處所。
民國五十年(辛丑)蒙眾善信護持捐贈一棟竹桂厝,做為供奉佛祖廳堂。
民國五十一年(壬寅)來寺朝山者眾,然自柑子林下車,徒步過國姓橋後,必得繞遠路至國姓村,循小山路朝山,甚是不便,特於同年六月集資開闢一條七十多級石梯登山步道,以利信眾朝山。
(二)大殿奠基艱辛期
民國五十三年(甲辰)啟建大雄寶殿,甚多地埋名師願為本寺堪輿,然均有不同見解,正緣法師處於傍徨之際時,蒙示,特連續四十九天設香案祝禱之際,一日子時方過,兩朵紅蓮一閃而逝,正緣即至發現紅蓮之地,插竹以記,此亦即大殿之方位所在。翌日有員林彌陀岩張地理師開遠率徒六人至寺朝禮,正緣奉茶相待,其以山勢形態相告,並以己身所帶之羅盤測知本寺大殿所在,並為所測之方位己有竹枝特記,感到詫異!咸認此乃高明之堪輿。
在大殿基址確定,五十三年得蒙廣欽長老來寺,詢及工程進度,答以經費尚拙,此佛門高僧特自懷中拿出二千元助建。正緣並決定農曆九月九日正式動工鳩建。雖寺中經費見拙,然正緣卻常自嘲曰:「茅舍空如洗、偷兒奈我何、窗門懶閉塞、半世隨緣過。」六年中得徒法蓮矢志盡忠,四處募建,終底外貌底定,雖無裝璜,然決定農曆十一月三日舉行三聖佛安座大典,惟當時為興建寺宇,負債三十萬元之巨,四年中得吳姓家兄及陳姓手足及眾信眾姐妹等,眾志成城完成正緣宏願,尤以親生長兄吳來居居士謂:「吳姓家族三百多口,尚未有人持齋出家修行度眾者,今世承得家門中有出正緣法師,當盡全力護持。」
(三)各時期建寺狀況
民國六十二年(癸丑)本寺為括建五觀堂而向地主葉進財居士購置本寺南方壹分捌厘土地,地號為(六一之十)地價總計一萬千元正。
民國六十三年(甲寅)得無名氏夫婦捐贈貳拾萬元興建極樂院一座。
民國六十八年(已末)開闢大型汽車登山大道,命名為華山道。
民國七十年(辛西)興建五觀堂。
民國七十一年(壬戍)增建大殿兩廡鐘鼓樓各乙處。
民國七十二年(癸亥)購置本寺北方路邊一分旱地,地號為(一三一二之二一),地價為壹萬元正。
民國七十三年(甲子)興建六角涼亭、白衣觀世音菩薩聖像暨半月蓮花池等美化寺景之工程。
民國七十六年(丁卯)興建大悲樓,一樓正緣講堂供作法師講經說法之用。二樓為莊嚴的大悲殿,供眾生禮佛之殿堂。三樓達摩禪堂,供眾清靜禪修處所。
民國七十七年(戊辰)向國產局購置大悲殿後方壹甲陸分地。地號(六二之三、六二之四),總地價新台幣貳拾萬元正。
民國八十年(辛未)本寺信眾供奉泰國所製一尊釋迦牟尼佛聖像。現供奉於本寺大悲樓正緣講堂內(現已移至大雄寶殿一樓)
民國八十一年(壬申)增闢登山大道,恭請林縣長源朗先生剪綵。加建大殿兩邊寮房為三層樓建築。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發生大地震,真巖寺大殿全倒頓成廢墟,經正緣法師與各界善知識與賢達人士鼎力相助,於民國九十三年大殿重建落成。
三、建築形制(主祀、副祀及建造年代)
民國59年大雄寶殿建造建築已捨去原先的木造結構,以民國初建築風格為主,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較具特色的是,綠色琉璃瓦且屋頂以斜坡形狀呈現,屋基不加飾,平直無華,寺兩側為民國71年所建造的鐘鼓樓與主殿大雄寶殿結為一體。
主尊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左脅侍是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右脅侍是大行普賢菩薩。
真巖寺屬臺灣佛寺四大法脈中的法雲寺系統,座落的所在地自名為“華山”,前鄰溪流,背倚青山,全寺腹地廣大宛如置身在一座大公園內。真巖寺的格局中規中矩,中央為大雄寶殿,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等,大殿的左邊為極樂院,右邊為功德堂,全為綠瓦白牆,十分醒目。
四、歷任住持
(一)開派祖師-正緣和尚尼
正緣法師俗姓陳單名紡,生於民國三年(甲寅)農曆五月十二日籍隸台中沙鹿鎮,生父吳公九河先生務商,母顏氏名罕,育有三女一子,於么女陳紡出世前,其姨顏彩央其姊在其多年末育之際,請賜一女傳後。顏氏罕徵得夫婿同意後,與顏彩約定,如所懷為女時即過繼與陳家。民國十五年(丙寅)農曆二月十九日子時,深夜夢中,看見自己頭頂上有座蓮花,全身雪白之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正微笑不語的注視著她。經不住的懇求之下,菩薩開口道:「妳要修行三世。」得蒙授記,不敢或忘。民國十八年(已巳),時年十六歲,一日突於某時報中,看到刊載台中縣后里鄉毘盧禪寺,由呂家四姊妹偕堂親二姊妹共同創建,持齋修行,看後讚歎不已,深信此為日後入門之徑,懷藏寺址,於農曆十二月八日,按址索驥,逕往禮拜扳依於妙識師門下,爾後即於寺內勤習佛法,更得真常長老以漢文教習佛典,此際遇可謂難求,因其座下如賦宗法師等龍象僧者,不知凡幾,惜天妒英才,慟於民國三十四年時年四十六歲。陳紡在入門前,在佛識基礎上,打下根基,對佛法藏要之了解,更是突飛猛進,得蒙恩師教誨,正緣銘記心肺,矢志建寺宏法度眾。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夏,得恩師妙識師通知參與台中「佛教佈教師」講習會,地點設在台中市內之慎齋堂,於結業後,核發「佛教佈教師」證書乙紙,台灣光復後,中央政府於核發身份證時,方於職業欄中登記為「佛教佈教師」,此一資格之認定,對正緣往後建寺,有莫大便利。
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正緣再次行腳宏揚佛法,曾先後協建麥寮成德堂及台中慈航寺。
民國三十七年(戌子),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夜,在新高佈教所中又得夢見觀音大士現身云示:「南投國姓有清淨聖地,為汝清淨修行,廣渡有緣眾生之所。」在得觀世音菩薩指點後,束裝就緒,搭貨車至埔里,雖得金利興店鋪蔡店主水蓮居士熱情協助至珠山善天寺查視,然有感於與夢境不符。是以在得知國姓鄉清德堂尚未有主持之時,即自凌晨徒步六時上山至清德堂。
清德堂(現今清德寺)為一座落於國姓鄉柑林村北山山頂上之堂宇,其創建者鄭居士暫任主持人,寺內祭祀由各村里居士,輪流交替負責,自正緣上人到來與村長陳水湘及地方仕紳相約,由主持人經營管理,得眾議首肯,自此清德堂三甲三分地全然移交正緣主持。
民國三十九年(庚寅),自接任主持後,與妙証姑為求推動地方佛法之實施,擬定農曆十一月廿五日舉辦藥師經法會,是日,法會禮請達賢尼師主持領眾唸佛,各村里間造成盛況,眾信攜小扶老的來參加。平日在堂內清眾有徒法照、普春、修蓮、宏慈、法順、法惠、宏聲等與正緣共修,共証菩提果。
民國四十四年(已酉),蒙佛庇佑,於國姓鄉國姓路上購得一處淨地。俗稱「龍吐舌」,開始致力於真巖寺建寺事宜,民國五十五年(丙午),六月六日,有心宗尼師至真巖寺訴說困境,正緣得感真巖寺創建匪易,而心宗尼師有胸襟,非常人也,且十餘年前自身亦是,如此渡過,心生惻隱,乃自動卸任清德寺住持之職,交由心宗尼師管理。民國五十二年(癸卯)深感自出家習佛後,時光荏苒三十四載,於今法緣具足。適時,台北臨濟寺舉行三壇大戒,三師分別為得戒和尚白聖法師,羯摩和尚慧三法師教授和尚道源法師,正緣與徒法照同時得以受具足戒,得償宿願,其主要傳承法脈有二,曹洞與臨濟。[1]
正緣尼師自民國五十二年當選南投縣佛教支會理事,並任常務理事達二十餘年。民國七十三年正緣尼師有感於年事已高,遂將住持之位傳給宏欽尼師。宏欽尼師民國三十六年生,彰化縣人氏,五十三年秋於真巖寺禮正緣尼師出家,五十六年圓頂,同年十月於台中慈明寺受具足戒,六十九年入慈明商工就讀,七十年入中華佛學院,七十三年畢業後,七十五年接任真巖寺住持。
[1]紹行法師回憶,民國85年正緣法師於真巖寺提到當年剃度地方在苗栗法雲寺,受戒地在於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所以寺院有兩派傳承。
(二)第二任-宏欽法師
宏欽尼師自接任第二代住持之後,協助正緣尼師依舊積極地擴充寺院硬體設備,七十四年再建大悲殿,整個工程於七十七年完工,一樓為正緣講堂,二樓為藏經樓,三樓為大悲殿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而後宏欽尼師於八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經信徒大會決議卸任住持。
(三)第三任-法照法師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發生大地震,真巖寺大殿全倒,民國94年7月,經信徒大會選任正緣尼師弟子法照法師擔任主持,師徒兩人齊心重建大殿,於民國九十三年大殿重建落成,民國九十五年正緣尼師示寂。往後六年期間皆以念佛靜修為主。
(四)第四任住持-如永法師
直至民國一〇一年底,經信徒大會通過聘任真巖寺第三代弟子如永法師擔任主持,繼任正緣尼師法脈,共同令四眾弟子修行佛法、普益眾生。第三代住持與其二位師兄如德、紹行,共同推動各類慈善活動。於民國81年至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為長者講課,並於民國103年成立彰化縣妙因慈善功德會,同時創立南投縣新住民同心關懷協會服務迄今。
五、匾額楹聯
六、功德碑
明末清初時,國姓爺鄭成功駐防巡查時,其軍師劉國軒發現而讚歎不已,有留詩,此詩句目前所傳有四首,皆刻在石碑文上,其義皆同,只是文字用法有幾字相差,目前從連橫先生所著七言律詩,收入《劍花室詩集》外集中提到
探險搜奇得得行,秋風匹馬大埔城。書生挾策來談史,上將麾戈此屯兵。星斗滿天浮夜氣,河山終古屬延平。蛟龍關鎖何時去,怕聽荒雞下五更。
詩題下連氏自註:「是劉武平屯田處,泐碑猶在。」據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漫錄》云明鄭時國姓屯田軍右武衛劉國軒為追擊討剿北港溪蕃,而深入此地,光緒18年(1892),林朝棟亦在此駐軍,闢草萊、開阡陌,於草叢中發見石碑一方,為劉國軒所建。該碑全文為
舉望華山貴峻巖 華山何事隔深淵 左倉右庫障屏上 北港南溪匯案前 湖海星辰來拱照 蛟龍關鎖去之玄 三千粉黛同分外 八百煙花列兩邊 可惜生番雄霸據 留將此地待時賢
林朝棟見此碑後,名此地為「時賢庄」。連橫於明治34年(1908)冬到內國姓庄,想要尋訪此碑,但無所獲,推測本詩當作於此際,惜連氏終未再訪。(國立台灣文學館 2022)
七、鐘鼎銘文
八、藝文藝術
此尊孝養觀音現供奉於大雄寶殿,約為40公分高的銅製聖觀音,是六觀音之首的觀音本尊像。寶冠高聳、嚴珞嚴飾,右手握飄帶、左手持蓮花,飄帶在身纏繞數圈,自然垂下,其頂上舟形的背光,配上莊嚴的五官,及端正的立姿,猶如玉樹臨風。緣起於民國85年(1995年),日本歧阜縣武藝川町的東海亮道(永昌禪寺住持)與名古屋的大蹟勝盛先生(天真堂中央社寺工藝社社長)談及東海宜誠老和尚(東海亮道恩師),祈願在臺成立類似日本三十三觀音靈場的組織,以期報答老和尚的教養之恩,並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信仰共通與協力親睦。33民國85年2月26日,全球僧伽會理事長暨中國佛教會會長淨心法師、三十三觀音靈場聯誼會會長黃櫻楚先生及大蹟勝盛先生,攜帶東海亮道和尚的書簡,在臺北十普寺春節法會見面,淨心法師深受東海亮道和尚之感動,為了報答師恩與父母之恩,並有感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欣然配合成立臺灣三十三觀音靈場,期望藉此喚醒世人的孝養之心。
民國90年(2001年)4月25日,淨心長老和亮道禪師,在阿蓮鄉的光德寺,為日本名雕刻家龜谷政代司先生所精雕的37尊被稱為「孝養觀音」的聖像開光。儀式完成後分別各自請回臺灣全省33個觀音靈場,接受信眾頂禮膜拜,以期喚醒並發揚全民孝養之美德,促進社會之祥和安樂,此即朝拜孝養觀音之精神所在。“孝養”是為了喚起這個風俗澆薄的時代,對師恩、親恩等的報恩之心。並透過相通的信仰及傳統道德,為增進臺日佛教的交流及人民的親睦而努力。[1]
[1] 釋永東,ㄑ臺灣三十三番觀音靈場之現況研究〉,《台灣文獻》,第六十三卷第三期,2012年,323頁。
九、附錄
(一)正緣法師年譜
▲民國3年(1914)出生,台中梧棲鎮人,喜讀古典經書。
▲民國15年(1926)十三歲,夢觀音菩薩教示,從此發菩提心,求學佛法。
▲民國18年(1929)十六歲,台中后里昆盧寺,禮妙識為師,賜法號「正緣」,住寺三年精進。
▲民國21年(1932)十九歲,中和圓通寺參學,一住十年,任該寺知客。
▲民國28年(1939)二十六歲,受真常和尚鼓勵,參加佛教佈教教師講習會,畢業後獲佈教師資格。
▲民國34年(1945)三十二歲,曾先後協建麥寮成德堂及台中慈航寺。
▲民國37年(1948)三十五歲,參禪中再受觀音菩薩感應,前往國姓尋淨地;因受清德寺信徒之敦請,出任該寺住持。
▲民國44年(1955)四十二歲,國姓鄉購寺地,俗稱「龍吐舌」寶穴。
▲民國46年(1957)四十四歲,在購寺地處榙茅蓬,開山預備建真巖寺。
▲民國49年(1960)四十七歲,重搭建草寮,以作為唸佛靜修處所。
▲民國50年(1961)四十八歲,蒙眾善信護持捐贈一棟竹桂厝,做為供奉佛祖廳堂。
▲民國52年(1963)五十歲,於臨濟寺求受具足大戒。同年任南投縣佛教會理事,此後任常務理事二十餘年。
▲民國53年(1964)五十一歲,啟建真巖寺大雄寶殿。
▲民國55年(1966)五十三歲,卸任清德寺住持之職,交心宗尼師管理。
▲民國59年(1970)五十七歲,舉行真巖寺三聖佛安座大典。
▲民國69年(1980)六十七歲歲,隨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淨心法師所組之「印度朝聖團」朝聖。
▲民國70年(1981)六十八歲,興建五觀堂。增建大殿兩廡鐘鼓樓各乙處。
▲民國71年(1982)六十九歲,增建大殿兩廡鐘鼓樓各乙處。
▲民國72年(1983)七十歲,禮請祥林精舍開松法師打精進佛七。
▲民國73年(1984)七十一歲,興建六角涼亭、白衣觀世音菩薩聖像暨半月蓮花池等美化寺景之工程。
▲民國75年(1986)七十三歲,舉辦暑期兒童夏令營活動。同年12月15日由弟子宏欽尼師接任住持。
▲民國76年(1987)七十四歲,興建大悲樓,一樓正緣講堂供講經說法之用。二樓大悲殿,供眾禮佛之殿堂。三樓達摩禪堂,供禪修處所。
▲民國78年(1989)七十六歲,參加彌勒內院中興住持寬裕法師所組大陸四大名山朝聖。
▲民國79年(1990)七十七歲,禮請汐止彌勒內院住持寬裕長老主七。同年將徒眾法照等送入台中靈山寺佛學院及萬佛寺女子佛學院研讀。
▲民國80年(1991)七十八歲,信眾供奉泰國製一尊釋迦牟尼佛聖像。
▲民國81年(1992)七十九歲,增闢登山大道,並加建大殿兩廡寮房為三層樓建築。同年12月30日宏欽尼師卸任住持。
▲民國82年(1993)八十歲,舉行在家五戒、菩薩戒法會,禮請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心大法師任得戒和尚,高雄縣佛教會理事長圓宗法師任羯摩和尚,南投縣佛教會理事長本覺法師任教授和尚,開堂和尚由台南縣佳里鎮琉璃寺住持本靜法師擔任,正緣法師任依止和尚。
▲民國83年(1994八十一歲,本寺再於寺前開闢小型公園,內中親子園地之附設為寺貌加添勝景。
▲民國85年(1996)八十三歲,農曆九月初二舉行山門啟用剪綵落成大典。
▲民國88年(1999)八十六歲,臺灣921大地震 ,大殿全倒,幸寺僧平安。同年12月14日,由其弟子法照尼師接任住持。
▲民國93年(2004)九十一歲,大殿落成。
▲民國95年(2006)九十三歲,正緣尼師示寂。
(二)第四任住持-如永法師弘法照片
1.寺院法會
2.民國81年至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為長者講課迄今
3.民國103年成立彰化縣妙因慈善功德會迄今
4.創立南投縣新住民同心關懷協會服務迄今。
十、參考資料
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1486
臨濟宗法脈(尼眾道場)
寺址:南投縣國姓鄉國姓村國姓路487之1號
電話: (049)272-4631
最新消息

1140504-五月浴佛溫馨愛媽咪活動
五月浴佛溫馨愛媽咪活動 真巖寺暨南…

1131229-冬令溫馨送關懷暨愛地球一天一餐素活動
感謝諸位居士師姐與愛心的志工們,共…

1131229-冬令溫馨送關懷暨愛地球一天一餐素活動
大愛方殷,潤物無聲 一期一會,如約…

1131028-小小嘉年華活動及小旗艦成果展
協會與各社區一起舉辦小小嘉年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