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法語

我們之所以坐在這裏,是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我們想要獲得心平氣和的寧靜與快樂;雖然現今外在科技不停的進步,可是我們內心確實跟不上外在,現今的人煩惱、憂鬱一層一層衝擊內心,而人類開始重視這個區塊,尋求內在的安定力量,我很感恩我們的老祖宗,在很久很久以前就送給我們一份珍貴禮物,那就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思想,對我幫助確實很大,我的一生也是從認識導師佛陀而開始改變,比如思維上、觀念上都會不同,以前想的都是自己,現在懂得多為別人著想,也知道因我心中多了一份愛與關懷,在無限生命多了更大義意,如果好好的思維,我們的導師也是如此示範給我們看,從佛陀的本生故事中,我們看到佛的每一世都是正直、睿智與善良、一直在幫助別人,不管出生在哪一道,遇到什麼困難,對眾生的心從沒改變過,也是由這份善心的善根,慢慢發起大悲心,由大悲心再慢慢變成殊勝的菩提心後成為佛了,其實善心與關懷之心,是我們與生俱來,比如我們對父母、親友、同事等,所發自內心關懷與愛,另一點是經由觀察反覆的思維,對眾生無分別之愛與關懷,它會為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它會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磨擦,在無限生命裏它也會成為我們未來成佛之因,以及快速累積福報之因。
所以慈悲與智慧是我們佛弟子修學佛法中,最重要的功課,而這門功課需要有老師來指導,在廣論中宗大師有說到:世間的人為了學習專門技術,會跟隨著老師學習,更何況我們都從三惡道來,對從未走過的路也就是成佛的道路,豈能無師呢?所以依止師長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曾於聽聞集說:「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 」,意為透由師長的教導,我們去聽聞教典,去思維慢慢去改變內心,我才會真正去勤耕福慧功德田,也是因此我們會快速得以解脫, 在廣論中宗大師又說到,如靠著自己去摸索去修行,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才能達到,但若依止師長往趨佛果這條路會縮短,不用再浪費時間去找答案,有時你找到的答案與經典所說若相違,那不是很麻煩嗎?跟隨身師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懂觀功念恩,若我們只執取師長某些過失就放棄了 ,那很可惜 。 金剛手灌頂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就師長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有過而不觀其過,而觀其功德處,修習信心,自己當得成就因」我們的成就因,也因念師長之恩,不觀其過失,而努力在法上而成就,念師長之恩,不只現在我們要懂念恩,以前修行者也很重視,漢地中有一本梁皇寶懺要追溯自梁武帝時,有位皇后名郗(彳)氏輪為大蟒身,後經皇帝廣集法師禮懺,後郗(彳)氏得生忉利天。
在經中第八卷奉為師長禮佛中有說到:「父母雖復生育我等,不能令我速離惡趣,師長於我恩德無量,大慈獎諭,恆使修善,願出生死,到於彼岸.每事利益,令得見佛,除煩惱結,永處無為,如此至德,誰能上報」
師長念念都是要將我們,帶離煩惱濁世,很有次第又善巧的引導我們。所以要深念師長之恩。我們用一個小故事來比喻:
以前有個小沙彌很勤快又認真修行,每天托缽、打掃寺院忙進忙出,經過幾年,小沙彌他的黑眼圈越來越深了,他發現修行上並沒有很大的進步,有天小沙彌就請問老和尚,未什麼這幾年修行覺得內心沒什麼進步呢?老和尚請小和尚將他平常用的缽拿來,小和尚將缽取過來之後,老和尚又囑咐小和尚去拿核桃將缽裝滿,當缽裝滿核桃時,老和尚又問小和尚可以再裝東西進去嗎?小和尚回答說:缽已經滿了没辦法裝東西進去了,老和尚叫小和尚去拿一碗米倒進去,看著每一粒米沿著核桃的空隙往下掉,倒了將進半碗米,這時老和尚又問缽可以再装東西進去嗎?這時小和尚確定不能再裝東西,老和尚又請小和尚去拿一碗水過來,請他到入缽中,水慢慢地往缽中倒入,一點也沒溢出來,老和尚又開口問了,缽還可以裝東西進去嗎?這時小和尚不敢回答怕答錯,此時老和尚又請小和尚拿一湯匙的鹽過來,將它放入缽中,慢慢溶解進去,老和尚就告訴小和尚,我們現在將缽中食物倒入另一個盆子裏,從後面在將東西裝進來,小和尚先放了一匙鹽、再將一碗水倒入缽中,之後倒入米,而米倒了一半水就從缽中溢出,這時老和尚告訴小和尚,我們一生都裝了芝麻綠豆的小事,而重要的東西的確錯失了,若能將平時所接觸到的佛法與日常相結合,那就如老和尚很有技巧將東西慢慢裝入缽中,我很希望在未來時間能將佛陀的智慧與慈悲教育思想能夠裝在你們每個人缽中。這次我們很有福報迎請到真巖寺主持法師她在佛學上涵泳二十幾載,誰親近了都會獲得很大的利益,也因為蔡居士大力護持,我們這些法師都被蔡居士的悲心感動了,他希望你們學習佛法之後會越來越歡喜自在。
 

佛説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No. 0016 安世高譯 ) in Vol. 01

T0016_.01.0251a06: 佛言:

惡知識有四輩:

一者内有怨心。外強爲知識。

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説言惡。

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

四者外如親厚。内興怨謀。

 

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難諫曉教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

二者教之莫與喜酒人爲伴故。與嗜酒人相隨。

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與賢者爲友故與博掩子爲厚。

 

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小侵之便大怒。

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

三者見人有急時避人走。

四者見人死亡棄不視。

 

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

二者於人前直諫。於外説人善。

三者病痩縣官爲其征彸憂解之。

四者見人貧賤不棄捐。當念求方便欲富之。

 

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見人貧窮卒乏令治生。

二者不與人諍計挍。

三者日往消息之。

四者坐起當相念。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爲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

二者有病痩。將歸養視之。

三者知識死亡。棺斂視之。

四者知識已死。復念其家。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

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

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

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

 

佛言。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

1.身念住,觀身不凈

觀察我們的身體是不凈的,人類的身體不管是內臟器官或外在的感官,都是充滿污穢,沒有乾淨的,所以叫做「觀身不凈」。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1.入出息:觀察自己的呼吸出入,讓念與息相依不離。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入出息:把心放在呼吸明顯的出息與入息上,觀照出入息。

                長短息:呼吸有長、有短,心跟著調細調慢的過程。

                全息:就是緩慢的呼吸,心與呼吸更加細慢。

                微息:讓呼吸變得微細若隱若無,心也要變得微細。

 

2.威儀路:用心來觀察身體的「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與心念合一的修行方式。「路」,指心靈在這當中所經歷過的境地。一般世俗所說的威儀,是指儀容嚴肅,舉止莊重,很合時宜。佛門裡的威儀,更是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用無言的教導,引發眾生的信任。因為,說得好的人,可能會得到某種程度的認定,卻不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但是,做得好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優波鞠多故事:一碗油的啟示)

 

3.正知:「正」有完全、明確之義。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正知」,即完全清楚的覺察了知。心識,它是具有可以憶念和覺知的基本作用。當心識接觸外面世界時,不管是人事物、修行,還是理論邏輯,能做出正確的判別,稱為「正知」。

四種正知:

1.有益正知:是指先思惟向前進是否有利益?當向前進的念頭一生起時,修行者並不受到該念頭的影響,而立刻前進;而是先依循善法去思考,了解有益或無益於修行,然後再作決定。

2.適宜正知:是指透過智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3.行處正知:專注向內省察自身的行為舉止與生活中一切的活動。

4.無痴正知:指徹知自己身體內外的各種狀況,沒有迷惑。譬如當我們看東西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物體時,經過心的執行,產生分別。分別它是「我喜歡」或是「不喜歡」。不癡正知就是在腦海裡,把這些喜歡或不喜歡的影像與念頭清除掉。(牟犁破群那經)

 

如果把四種正知合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從行為舉止上,觀察身心的活動,進而達到「了悟無常」-也就是要明白對我們適宜有益的,也是我們禪修的業處,引導我們正確了知,最終可以解脫得道涅槃。

4.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凈,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

5.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6.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2.受念住,觀受是苦

受念住:指從單純的感受中,觀察身心所感受到的。若是因外界所給予的,透過身心去領納,稱為「受」。然而因為感受,讓心產生更複雜的情緒,則屬於心念。

 

《大念處經》記載:

『比丘們,一位比丘當感受到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樂受;當感受到苦受的時候,他知道知道自己在感受苦受;當感受到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物質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樂受;當感受到心靈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樂受。當感受到物質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苦受;當感受到心靈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苦受。當感受到物質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不苦不樂受;當感受到心靈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不苦不樂受。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感受,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感受,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感受;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感受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感受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感受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感受,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受了。』

 

*根據上面的經文,可以從三個重點來分析:

1.經文中的「受」是什麼意思?在經文中可以看到「受」分為三種受:

   (1)樂受:感受到順和自己情境,令身心歡悅的時候。

   (2)苦受:感受到不順自己情境,令身心受苦的時候。

   (3)不苦不樂受:沒有明顯感受到心靈的樂受或苦受的時候,就是不苦不樂受。

 

2.受念住的修行方式,就是單純的去覺察九種感受:

    (1)快樂的感受──樂受。

    (2)痛苦的感受──苦受。

    (3)不苦不樂的感受──不苦不樂受。

    (4)快樂而有執著的感受──食樂受,樂食受,樂有味受。

    (5)快樂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樂受,樂無食受,樂無味受。

    (6)痛苦而有執著的感受──食苦受,苦食受,苦有味受。

    (7)痛若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苦受,苦無食受,苦無味受。

    (8)不苦不樂而有執著的感受──食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食受。

    (9)不苦不樂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無食受。

              (國立中央大學林崇安教授所分析)

 

如果要全面了解「受」,我們不只要觀察自己的受(內部);更要觀察他人的受(外部);有時候也要觀察自己和他人的受(內外部)。由九種感受,配合三種內部、外部、內外部的修行,觀察受的生起與生滅,了知微細的受時,放下受的無我性,放下受的執著。讓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這當中沒有我的存在。譬如說:上一分鐘,我感受到病苦的痛,下一分鐘,我感受不到病苦的痛時,我還存活在上一分鐘的苦痛中嗎?那只是我把心停留在上一分鐘病苦中而已。所以,這些感受,只是串流每一個剎那而成的變動過程,又稱作「無常」。

 

3.修行受念住的結果︰讓心沒有因為各種感受,而失去自我,進一步藉此得到解脫。

我們透過受念住經文的引導,可以知道「受念住」分為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透過受隨觀的修行,可以清楚的觀察到,我們在感受的當下,如何產生樂與苦,再經由心引導覺知,又再變化為喜歡與不喜歡。譬如:從最初的單純觀察「苦痛」,讓身體的疼痛,避免與內心產生強烈的呼應,減少疼痛的程度與害怕,更阻止身體的疾病影響內心。這樣的修行方式,我覺得很適合癌症患者或重病來學習。

病痛是苦,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無病無痛過完這一生。一般常說「病苦」,病,指我們身體所承受的。苦,指我們心靈所承受的。

病從哪裏來?苦又從哪裏來?

病從哪裏來?從身心來

苦又從哪裏來?從受念處上可以清楚了解。

在釋尊的教導中常說到因果,但並不是教我們沉淪於因果當中。而是希望我們去了解因果,從因果中得到領悟與解脫。

3.心念住,觀心無常

《大念處經》原文記載:(藏外佛教文獻第5冊收錄大念處經)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心呢?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知道:

內心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心有貪欲;內心沒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貪欲。

內心有瞋恚時,知道自己內心有瞋恚;內心沒有瞋恚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瞋恚。

內心有愚癡時,知道自己內心有愚癡;內心沒有愚癡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愚癡。

內心集中時,知道自己內心集中,內心不集中時,知道自己內心不集中。

內心廣大時,知道自己內心廣大,內心不廣大時,知道自己內心不廣大。

內心高尚時,知道自己內心高尚,內心不高尚時,知道自己內心不高尚。

內心有定時,知道自己內心有定;內心沒有定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定。

內心解脫時,知道自己內心解脫,內心不解脫時,知道自己內心不解脫。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心,或如實觀察外在的心,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心;他也可以如實觀察心的生法,或如實觀察心的滅法,或如實觀察心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心,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心了。』

 

*根據上面的經文,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1.)心念住,就是修行觀心無常──觀察心得變化,探究內心的實相,稱為「心念住」。

依據《大念處經》所列舉出八組內心的狀態:前面經文所說的「貪、瞋、癡」,是指一般人的心裡狀態;後面經文所說的「集中、廣大、高尚、定、解脫」這五種,則是較高的心裡狀態。再依據心的「有」與「無」的狀態,共合成十六種心。

 

(一)什麼是貪欲心?

修行者應了解它的特性,作用《清淨道論》中說明:貪欲心有把持所緣的特相,具有黏著的作用。就像一片肉放在熱鍋上,會黏黏的現起,讓心黏在它的所緣,黏在裡面的所緣,外面的所緣,黏在裡面和外面的所緣。

 

         什麼是無貪欲的心?

是指貪欲暫時不生起的心裡狀態。離貪欲的心,就如水中的蓮花,蓮花在水中而不沾水,要分別很清楚什麼是離貪欲心,不貪心?所有的善心都是不貪心,要檢查自己的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生起貪愛。

 

(二)瞋心與無瞋心

「瞋」:為瞋恚,瞋恨,是指對所緣憎惡,怨恨,惱怒,生氣等。

 

「無瞋心」:不怨恨、不惱怒、不生氣、不討厭的心。所有的善心都是不含有怨恨、惱怒在其中的;善心的特相是無瞋心,有調伏瞋恨的作用。

 

(三)痴心與無痴心

「痴」:是「愚癡」,與「無明」的意思。

是指所有的不善心,肯定都有愚癡。不善心不可能沒有無明,沒有愚癡。痴是一切不善心的根本,常與貪,瞋並稱為三大根本煩惱。「痴」由外了解是不正當的行為。由內了解就是黑暗的心。

 

(四)收縮心(集中)與渙散心(不集中)

「心集中」:指把心「收縮」,「收起來」。

所謂的集中,並不是專注,而是把心收起來。因為心變得昏沉時,對自己與外界的觀察就縮得愈來愈小,愈來愈不明顯。好像烏龜把頭縮進去,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清楚,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的心裡狀態。

 

「心不集中」:又叫做「心渙散」,指心處於掉舉浮躁,沒有定的狀態。

 

當心昏沉的時候,心就收縮起來。當心浮躁的時候,心就散亂,沒有一境性,沒有定。修行者要清楚的知道,什麼時候心有了昏沉,什麼時候心有了浮躁。

 

(五)廣大心與不廣大心

「廣大心」:是指具有禪定之色界的心與無色界的心。

廣大殊勝的心,當然是出世心為最廣大的心。不過,它並不是在「心念處」的解釋。

 

「不廣大心」:指欲界的心。

為什麼心不廣大?因太依靠欲界的了解,五欲的了解,所以有五蓋的覆障,不能發展深度的智慧。色界,無色界心,離開五蓋,具有定力,能發展深廣的智慧,能降服煩惱,產生大果報及具有廣大的認知範圍,所以是廣大的。(五欲:色、聲、香、味、觸。五蓋: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

 

(六)有上心(內心高尚)與無上心(內心不高尚)

「有上心」:是指欲界心,因為還沒達到世間最高境界的心,還可以再提升的心。

「無上心」:是指具有禪定之色界與無色界心。

 

(七)專注心(定)與不專注心(不定)

「專注心」:指指具有禪定之近行定或是有安止定的心。

「不專注心」:就是沒有近行定,沒有安止定的心。

 

(八)解脫心與未解脫心

「解脫心」:是指透過如理作意,暫時解脫煩惱;或在安止定中降服煩惱,而暫時解脫的心。

「未解脫心」:指沒有上述兩種暫時解脫的心。在世間道中,不能斷除煩惱,得到解脫。只有出世間道能夠透過正斷斷,安息斷,出離斷斷除煩惱,而達到出世解脫。

只要心中有佛,自然會從身、語、意上,去體現佛法;
遇到任何境界,都會受到佛的加持。 這就是真正的虔誠心所產生的功德。
 
是什麼使令我們裹足不前?我們要相信一個道理:所有的障礙都是來自於內心,叫作自我設限。我們往往在事情還沒開始之前,就心裡想著:這個我沒辦法,我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害怕失敗。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遇到失敗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你沒有化解,產生一種累積,累積久了就產生自我設限,造成了心理障礙。
 
 
其實生命可以透過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變。為什麼呢?
 
佛法不在聽多聽少,而在於我們體驗了多少。智慧是需要從修福修善中,來譲它更加達到圓滿昇華。
朝山~  一條通往佛國的虔誠路(103.3.9如永)
 
       在這個求科技、求速度的時代,我們可以開車或者騎車,快速的到達佛寺。有可能,是因為某些目的與原因,來佛寺求佛菩薩。在古代,因為沒有現在資訊的發達,所以要聽聞到佛法是非常困難的,要禮拜佛菩薩的聖像,更是難能可貴的。若是住在偏遠的地方,一個人也許一輩子之中,只能聽聞到一次的佛法。爲了表達對佛菩薩與佛法的恭敬,所以佛教的信徒,從家要出發時,用禮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珍惜佛法的心情,並代表了求法之路的決心。離開家,去到有佛的地方;懷著最虔誠的菩提心,在每一拜要拜下的當下,深深印下,佛陀所說的每一個法,實行記憶中的每一個善法,堅定我們求法的路。
 
   朝山時,在每一拜拜下時,地上的石頭都會刺到身體,提醒著我們,曾經我們在最艱難時,發願學佛的菩提心。
 
願朝山的信眾,都能在未來不畏艱難的,修持佛法,種下成佛的善因。

在現代,有關於阿彌陀經的講述,已經被許多大法師講解過了,為什麼直至今日,我們還要研讀阿彌陀經呢?

佛陀涅槃後,已經有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把佛陀熱門的經典阿彌陀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等,都研讀了又研讀,甚至講了兩千多年。為什麼到現在依然還有法師、學者在研究這些經典?這是不是代表著,到現在我們依然還不能完整的了解經典的真意呢?

其實,阿彌陀經從古至今,都廣受佛子們的熱烈討論。而每一個時代的研究,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佛子心。一個年代接著一個年代的研究,代表著佛教多元化思想,才能讓佛教生生不息。

近來,我經常聽到一般在家學佛的居士們說:佛教的經典太深也太多,不容易看得懂,也不容易看得完。我覺得修行最大的動力是來自對我們對佛法的深刻體會,才會想要深入經典,修習佛法。所以今天借這個因緣,從佛教經典當中,我選擇比較短的一部《阿彌陀經》來與大家一起研讀。

一般而言,修行可以從有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自力與他力修行
剛剛提到,很多人覺得經典很難,主要的是因為經典所提到的內容,我們很難做到。因為我們都害怕因果,害怕業力,我們心中會存著疑惑,靠著自力修持,我們可以抵得過業力嗎?

自力修持,可能有的新學佛的居士,沒有這個名詞,在這裏先為大家做介紹,佛教中,依自力獲得證悟的稱為自力門;依他力得度而成佛的稱為他力門。

凈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卷下』引用『十住毗婆沙論』之“難易二道”來說明,發心修行可分為自力與他力二種:

自力:是利根者之修行法。即因眾生怖畏墮入三涂惡道,遂起心受持禁戒,持戒後,得修禪定,繼而修習神通,終以自力獲證菩提。所以,自力屬難行道。

他力:是鈍根者之修行法。因為自力獲證菩提比較難,所以假藉他力。他力,就是依阿彌陀佛的願力,念佛往生凈土。

學佛重在身口意的修行,而實行的方法也很多。列如:書寫、受持、讀誦經典都是方法之一。另外,為他人解說經典也是,感謝各位給我這個機會。還有修戒定慧,聞思修,六波羅蜜等等,都是自利和利他的修行。
你們喜歡自力還是他力?
念佛,就不需要自力嗎?
念佛,還是需要自力的。依道綽之安樂集卷上所載,發願往生淨土,
在此世修行期間,是為自力;臨命終時彌陀來迎,即是他力。
畢竟,自己今生付出了多少來修持,今生,我可以明明白白的知道。他力,卻是我無法預知的。

二、三根普被

三根,是指:眾生之根性有上根、中根、下根三種。

上根:(又作利根),根性伶俐,能很快的發揮才智理解佛陀所說的法,能忍耐別人所做不到的修行方式,所以可以很快證悟妙果。

中根,比上根稍微差一些。

下根: (又叫做鈍根)指悟性最不好的,久久不能體悟佛陀的真理的人。

不管我們的悟性如何,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對治我們千變萬化的心。很多的修持法門都很好,但我們的腦海裡,可能沒辦法記那麼多,更無法一一去實行。所以在工商繁忙的社會,我們可以選擇較容易的修行方式,以阿彌陀經為主,用持名念佛的方法,藉著阿彌陀佛的願力,最方便,也最穩當的離開這世間。等到達西方淨土後,在那裡聽阿彌陀佛說法,真正依教奉行,把世尊所囑咐的話語,完完全全實現出來,使我們能早日證悟菩提。

如果,真念生死,以超越生死苦海為目的的話,那依阿彌陀經來修行,是最好的一部指南,任何人都會念一句阿彌陀佛,同時也是最容易了解的一部經。了解了本經,抓著重要的核心,依教奉行,就可以從這世間移民到阿彌陀佛淨土了。

三、願力與業力

首先,要來介紹什麼是業?
業,是行為、行動、意志等等,身與心的活動,進而引導我們日常的生活。若與因果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而這個力量,又支配著我們這一生。

什麼是業力,業力是指,善業與惡業,有生起苦果與樂果的作用,所以稱為業力。

幾乎每個佛子,都害怕因果與業力。我們不可能,因為害怕因果與業力,就什麼都不做,相反的,我們會時時思考,如何減輕業力?

從古時候到現在,阿彌陀經都是寺院日常課誦所必念的,這本經書最殊勝的地方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佛陀與諸佛所共同稱許。以方便法將不同的眾生,引導去淨土,只要具備強烈出離世間之心,以及信、願、行三者,一心不亂,持誦佛名,七日必得阿彌陀佛現身,接引往生西方。

聽到這裡,我們都會很高興,為什麼?

未學佛之前,我們在這個社會成長,接受教育。認為雞、鴨、牛、羊、魚等等,這些動物就是給人吃的,因為我們周遭的人都是那樣子生活過來的,我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有一天,學佛之後,我們才知道,智慧並不是賦予我們,去傷害萬物的權力。

那麼,我們要如何減輕業力?
今生是否能完全消除業力?

這時候,阿彌陀經給予了讓我們可以解脫業力及輪迴的希望。畢竟,靠著自力修行,我們不知道今生是否能完全消除業力,來生我們又會輪迴在哪裡?

有了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前導,讓我們了解業力及因果之下,願力可抵得過業力的。

就像『地藏經卷上‧仞利天宮神通品』上所記載,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劫前,為大長者之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之相好莊嚴,而產生恭敬景仰之心,為證得此莊嚴之相,而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度脫六道罪苦眾生。

同經同品又謂,地藏菩薩為過去不可思議無量無數劫以前,曾經有一婆羅門女,為救度其母出離地獄,而為母設供修福,並發願盡未來劫廣度罪苦眾生。

又同經閻浮眾生業感品亦舉出二說:

(一)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國之王,其國內人民多造眾惡,遂發願度盡罪苦眾生皆至菩提,否則不願成佛。

(二)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女子,名為光目,其母墮于地獄受苦,光目為救度之,而發願救拔一切罪苦眾生,待眾生盡成佛後,方成正覺。
所以要到達,阿彌陀佛的世界,我們要信、行、願具足,也就是淨信、修行、發願。那麼,你們都發願了嗎?

我常常告訴老菩薩,你有五百元,你只能買五百元的東西。你不可能,拿五百元去買一輛汽車吧!

很多人,都念了很久的佛了,可惜忘了發願。地藏菩薩的願力,我們無法相比。但是,你發的願力,要可以抵得過業力的,才能達到效果。

今日與大家分享的佛法,希望能提供大家,讓你們多一個角度,來認識佛教。也很高興與大家結此善緣。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無憂無惱、隨願所成、一切吉祥。阿彌陀佛!

【小劫、中劫、大劫,各有多長呢? 】
 
公式依據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書中,
引述《佛祖統紀》卷三十中的記載:
 
以人壽八萬四千歲,
百年命減一年,減至十歲;
百年增一年(或云子倍父壽),
復增至八萬四千歲;
如是一減一增,為一小劫。
二十增減,為一中劫。
總成住壞空四中,為一大劫(新婆沙論)。
 
(1)【一小劫】:
約一千六百多萬年(1,679 萬 8,000 年)
 
算法: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
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
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
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
這樣一減一增,名為「一小劫」。
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小劫等於:
 
(84,000 – 10)× 100 × 2 = 16,798,000
 
 
(2)【一中劫】:
約三億多年(3 億 3,596 萬年)
 
算法:如是二十增減(即20 個小劫),
名為「一中劫」。
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中劫等於:
 
[(84,000 – 10)× 100 × 2 ] × 20
= 16,798,000 × 20 ​​= 335,960,000
 
 
(3)【一大劫】:
約十三多億年(13 億 4,384 萬年)
 
算法:「成、住、壞、空」四個中劫
合起來,名為「一大劫」。
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大劫等於:
 
[(84,000 – 10)× 100 × 2 × 20 ​​] × 4
= 335,960,000 × 4 = 1,343,840,000 
 
 
「劫」的解釋
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 「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因此,當世界歷經三次成、住、壞、空,也就是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三大阿僧祇劫。
 
以下僅就小劫、中劫、大劫作一介紹:
 
1.小劫:根據佛經記載,從人壽十歲算起,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加到八萬歲;然後再從八萬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叫做一小劫。
 
2.中劫: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
 
3.大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四個中劫分別是:成劫(世界形成期)、住劫(世界壯盛期)、壞劫(世界老死期)、空劫(世界壞滅期)。如此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相續循環一次為一大劫。
 
  A.成劫:指山河、大地、草木的器世間,以及一切有情眾生的眾生世間成立時期。根據《起世經》說、世界的形成,首先由於眾生的業緣之風颱起,引起種種的大自然變化,逐漸形成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而後有情眾生次第降生,此時期就稱為成劫。
 
  B.住劫:指器世間和眾生世間安穩存住的時期,此期又有減劫和增劫之分。在此劫中會有刀兵、疾疫、饑饉等三種災害產生,稱為三小災。
 
  C.壞劫:壞劫是水、火、風三災毀壞世界的時期。首先是眾生世間破壞,稱為趣壞;其後,器世間也隨之破壞,稱為界壞。火災劫、水災劫、風災劫合稱大三災,所謂「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壞劫之期,欲界悉皆壞盡,色界中,唯第四禪不為大三災所壞。
 
  D.空劫:空劫時,世界已壞滅,在欲、色二界之中,除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的空虛之中,形成世界未成、萬物未生時期的狀態。
 
空劫之後,又開始另一期的成、住、壞、空,也就是另一個世界又開始成立、持續、破壞。如此世界從成到住、住到壞、壞到空、空到成,各需要大約三億二千萬年,宇宙就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反復生滅,每一週期大約需時十二億八千萬年。因此,三大阿僧祇劫大約是三十八億四千萬年之久。 
大正藏第02 冊No. 0100 別譯雜阿含經T0100_.02.0449b24(二〇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長爪梵志往詣佛所,在一面坐,而作是言:「如我今者,於一切法悉不忍受。」
 
佛告長爪梵志:「汝於諸法悉不忍者,見是忍不?」
 
長爪復言:「如此之見,我亦不忍。」
 
佛告長爪梵志:「汝若不忍如是見者,何故而言:『我於諸法,悉皆不忍。』誰為汝出不忍之語?」佛復告大姓:「汝若知若見,不忍是見,即斷是見,已棄是見。譬如有人,既嘔吐已,若如是者,於餘見中,即不次第,便為不取,便是不生。」
 
長爪梵志復作是念:「汝所言我已斷是見,已棄是見,譬如人吐,便於諸見,無有次第,不取不生。」
 
佛告長爪:「若如是者,多有眾生,同汝所見,亦復如是論者,諸有異道沙門、婆羅門,若捨是見,更不受異見,是名少智,極為尠薄,亦名愚癡。梵志當知,世間眾生,皆依三見,初言我忍一切,第二言一切不忍,第三言我少忍少不忍。賢聖弟子,觀察初見,能起貪欲、瞋恚、愚癡,常為如是三毒纏縛,不得遠離,能生患害,能生​​結使,不得解脫,憙樂於欲,守護縛著,是名為忍。若不忍者,能生貪欲、瞋恚、愚癡,常為如斯三毒所纏,不能遠離、獲得解脫,憙樂於欲,常為愛取,守護縛著,是名不忍。若見少忍少不忍,亦復如是。忍如上忍中說,不忍如上不忍中說。賢聖弟子若說言忍,便為與彼二見共諍。若言不忍,亦復與彼二見共諍。若言少忍少不忍,亦與二見共諍。以己所見,違於他故,便起諍論。若起諍論,必相毀害。以共諍論生毀害故,以見是過,生諸諍論故,便棄是見,不受餘見。以是義故,能斷是見,棄離是見,猶如人吐,於諸見中,無有次第,不取不生。賢聖弟子若言忍,及以不忍,少忍少不忍,亦有是過。如是梵志,此色顯現四大所成,賢聖弟子見是身無常,既見無常,便能離欲。見此身滅,即便捨離。若見身無常,便離身欲,便離身愛,離身窟宅,除身決定想。梵志當知,受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此三受,以何為因?云何為習?因何而生?從何處出?以觸為因,因觸生習,習從觸生,因觸所生。若觸滅則受滅,離熱得涼。譬如日沒,身邊命邊,受身邊時,知是身邊,受命邊時,知是命邊,如實而知,無有錯謬。賢聖弟子若受樂受,知身必壞。若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知身必壞。若受樂受、非和合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亦復如是。云何名為與受不和合?所謂貪欲、瞋恚、愚癡,不與生老病死而共和合,憂悲苦惱,眾苦聚集。」
 
爾時,尊者舍利弗出家半月,侍如來側,以扇扇佛,於時如來為說斷於離欲之法。時舍利弗如是觀察,諸法無常,即便離欲證成,棄捨諸見,無生漏盡,心得解脫。
 
長爪梵志於諸法中,得法眼淨,如上所說。既得信心,即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爾時,如來即聽出家,既出家已,懃修精進,得阿羅漢道。
 
後來敘述這件事的其他版本說,長爪梵志是捨利弗的舅舅,經常在辯論中贏他的姊姊,直到有一天姊姊懷孕了,他居然開始在辯論輸了,他認為一定是姊姊懷了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孩,他決定出外學習印度最頂尖的學問,回來教自己的外甥,在外二十多年跟最頂尖的老師學習以後,終於回到家鄉準備與自己的外甥辯論,然後教他各種第一流的學問,結果發現舍利弗出家了,還幫人家打扇子,長爪梵志非常生氣,就想當眾駁倒世尊。他聽說世尊有接近魔法般的辯論能力,任何立論都會被輕易駁倒,在深刻思考以後,他構思了一個精巧的立論:『我不接受一切見解』,這樣子,自己不立任何見解,所以無法「破」,自己不受任何見解,所以世尊的教導也無法發揮。
 
但是當世尊提醒他說,你不接受一切見解,那麼你是否接受「我不接受一切見解」的這個見解?經上說,長爪梵志如「良馬見鞭影而行」(也就是良駒只要看到鞭影就知道主人要快、要慢、要往東、或是往西,不需要真的用鞭子鞭打才改變速度和方向)。他當下就知道錯了,卻不肯這樣就放棄了,所以應抝說「我連『我不接受一切見解』的這個見解也不接受』,其實,一個擅下圍棋的人不需要到終盤計算才知道自己輸了,一個擅下象棋的人不需要到被吃掉老將才知道自己輸了,他知道這句話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佛陀也知道長爪梵誌已經了解自己的立論已經輸了。
 
《大智度論》也有長爪梵志的故事,不過這是比巴利經文與《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晚期的敘述,我們將不細部討論《大智度論》的內容。
 
《大智度論》「有梵志號名長爪,更有名先尼婆蹉衢多羅,更有名薩遮迦、摩揵提等,是等閻浮提大論議師輩言:『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故無有實法可信可恭敬者。』如《舍利弗本末經》中說:『舍利弗舅摩訶俱絺羅,與姊舍利論議不如。俱絺羅思惟念言:「非姊力也,必懷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爾,及生長大,當如之何?」思惟已,生憍慢心,為廣論議故,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國始讀經書。諸人問言:「汝志何求?學習何經?」長爪答言:​​「十八種大經盡欲讀之。」諸人語言:「盡汝壽命猶不能知一,何況能盡?」長爪自念:「昔作憍慢為姊所勝,今此諸人復見輕辱。為是二事故,自作誓言我不剪爪,要讀十八種經書盡。」人見爪長,因號為長爪梵志。是人以種種經書智慧力,種種譏刺,是「法」、是「非法」,是應、是不應,是實、是不實,是有、是無。破他論議,譬如大力狂象唐突蹴踏,無能製者。如是長爪梵志以論議力摧伏諸論師已,還至摩伽陀國王舍城那羅聚落,至本生處,問人言:「我姊生子今在何處?」有人語言:「汝姊子者適生八歲,讀一切經書盡,至年十六論議勝一切人,有釋種道人姓瞿曇,與作弟子。」長爪聞之即起憍慢、生不信心,而作是言:「如我姊子聰明如是,彼以何術誘誑剃頭作弟子?」說是語已,直向佛所。爾時舍利弗初受戒半月,佛邊侍立以扇扇佛。長爪梵志見佛問訊訖,一面坐,作是念:「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是中何者是諸法實相?何者是第一義?何者性、何者相、不顛倒?如是思惟,譬如大海水中欲盡其涯底,求之既久,不得一法實可以入心者,彼以何論議道而得我姊子?」作是思惟已而語佛言:「瞿曇,我一切法不受。」佛問長爪:「汝一切法不受,是見受不?」佛所質義,汝已飲邪見毒,今出是毒氣,言「一切法不受」,是見汝受不?爾時長爪梵志如好馬見鞭影即覺,便著正道。長爪梵志亦如是,得佛語鞭影入心,即棄捐貢高,慚愧低頭,如是思惟:「佛置我著二處負門中。若我說『是見我受』,是負處門麁,故多人知:『云何自言「一切法不受」,今受是見? 』此是現前妄語,是麁負處門,多人所知。第二負處門細,我欲受之,以不多人知故。 」作是念已,答佛言:「瞿曇,一切法不受,是見亦不受。」佛語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見亦不受,則無所受,與眾人無異。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長爪梵志不能得答,自知墮負處,即於佛一切智中起恭敬生信心。自思惟:「我墮負處,世尊不彰我負,不言是非,不以為意。佛心柔濡,第一清淨,一切語論處滅,得大甚深法,是可恭敬處,心淨第一。」佛說法斷其邪見故,即於坐處得遠塵離垢,諸法中得法眼淨。時舍利弗聞是語得阿羅漢,是長爪梵志出家作沙門,得大力阿羅漢。 」(CBETA, T25, no. 1509, p. 61, b20-p. 62, a2​​5)
 
巴利五部尼柯耶怎麼說呢?此經的對應經典為《中部尼柯耶74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靈鷲山野豬窟。爾時遊行者長爪外道來詣佛所,相互問候。相互問候後,他立於一側,對佛說:『大德喬達摩,我的信條與我的見解是「我一切不受」。 』
(世尊回答說:)『你的「我一切不受」的見解,不就是你至少接受的意見嗎? 』
(長爪外道說:)『雖然我接受我的「我一切不受」的見解,大德喬達摩,我仍然如是見解:「我一切不受」,我仍然如是見解:「我一切不受」 。 』
 
巴利《中部尼柯耶74經》與《雜阿含969經》有小差別,前者說「即使我接受這個見解,我仍然是我一切不受」,後者是說「我連『我一切不受』的見解也不接受」,但是兩者同樣是導致自我矛盾、自打耳光的困境。
 
《別譯雜阿含203經》是比較接近雜阿含呢?還是比較接近巴利經典呢?長爪復言:「如此之見,我亦不忍。」所以是與《雜阿含969經》比較接近,只是《別譯雜阿含203經》多了一句前兩部經所沒有的反詰問句:
 
「汝若不忍如是見者,何故而言:『我於諸法悉皆不忍』?誰為汝出不忍之語?」
 
沙門、婆羅門中持有(我一切不受、我一切受、我一部受一部不受)之見的一部分智者,會如此想:「若我堅持己見而斷言:『只此是真實,其他是虛偽』。則我可能與其他二者有衝突、爭執(予一切不受、予一切受、予一部受一部不受,三者之間的爭論)。」如是有衝突時則有爭論,有爭論時則有怨言,有怨言時則有苦惱。如是自己可以預見衝突、爭論、怨言、苦惱,他即捨斷此見而不執取他見﹔如此他捨斷這些見。 (案:不是捨斷一切見,而是捨斷(予一切不受、予一切受、予一部受一部不受)之見。)其時,尊者舍利弗立於世尊背後對世尊扇風,是時尊者舍利弗如此想:「世尊實已證知,而為我等說此等諸法之捨棄。世尊實已證知,而為我等說此等諸法之捨棄。」當尊者舍利弗如是深思,他遠離執著而解脫諸漏。又長爪梵志亦生起無垢的法眼:
 
『一切集法即此是滅法。 』
 
於是,長爪梵志見法、得法、知法、深入諸法、度疑、離惑、得無所畏、於其老師的教導不依於他人(之解釋、之教導)。
 
大智度論記載,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捨利弗幼時就聰敏異常,是一位神童。舍利弗的母舅是個很自負的人,怕將來輸給這個姪兒,所以就遠遊他鄉,發誓要把當時印度的十八部論典全部學會,未學成不剪指甲,因此人又稱「長爪梵志」。有志者事竟成,長爪梵志終於學成歸國,卻發現這位「八歲讀一切經書盡,至年十六,論議勝一切人」的捨利弗已經根隨佛陀出家了。長爪梵志很不服氣:釋迦牟尼是如何誘騙了我才智無雙的姪兒,使他剃頭出家?梵志認為,所有的辯論都可駁倒,所有的理論都可破除,所以世上沒有所謂的真理。以這個原則,他已打敗了無數的雄辯家。於是他大興問罪之師,趾高氣昂的來到佛前,開口就說:「我不接受任何見解。」
 
佛陀問長爪梵志:「那麼,『不接受任何見解』這句你接受嗎?」
 
    長爪梵志一聽便知,糟了!粗心的人一定說「接受」,而我明明才說過什麼見解都不接受。但是我若說不接受,就是自打嘴吧了。但這第二層道理比較細微,也許佛陀自己也不清楚,姑且試試看。於是回答:「不接受。」佛陀平和的說:「你不接受『什麼都不接受』,那就是根本沒有什麼見解,和眾人有何差別呢?又有什麼值得驕慢的呢?」長爪梵志無話可答,心想:我失敗了!但佛陀並沒有理直氣壯的擺出一副勝者的姿態,也沒有說任何是非,雖在辯論中卻如沐春風,如此柔軟清淨的心懷,是我從所未見的!佛陀一針見血的智慧,也是我所不及的。佛陀在此所暴露的,正是邏輯必有的致命傷,在二十世紀,哥德爾以同理證明所有數學系統的不完整性,震驚了整個數學界,而被譽為最偉大的邏輯學家。而此時此地,長爪梵志更深入的覺悟到,不但一切言語論辯必有其不可突破的限制,所有心念思惟也是如此。但能知道這個真理的本體又是什麼呢?起信論說:「言說之極,因言遣言」,禪宗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皆是指我們必須突破這思惟的窠臼,方能親證此真如本體。不思善,不思惡,放下一切念頭!這清清明明的覺性,有言語相嗎?有文字相嗎?是不是一切心念思惟所不能及呢?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而一切言語思惟又從這真如本體所流出,起信論謂:真如之用,「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世尊所展現的無窮盡的智慧與慈悲亦是從中流出,不是最好的證明嗎?當下,長爪梵志證得了法眼淨,對佛陀生起了堅定的恭敬心與信心;在旁侍立傾聽的捨利弗也證得了阿羅漢果!以理勝人,有智者皆能為之;以情感人,慈悲者皆能為之,但是兩項皆能做到卻不容易了。佛陀度化長爪梵志不正是一個「悲智雙運」的好例子嗎?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