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法語
師長念念都是要將我們,帶離煩惱濁世,很有次第又善巧的引導我們。所以要深念師長之恩。我們用一個小故事來比喻:
佛説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No. 0016 安世高譯 ) in Vol. 01
T0016_.01.0251a06: 佛言:
惡知識有四輩:
一者内有怨心。外強爲知識。
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説言惡。
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
四者外如親厚。内興怨謀。
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難諫曉教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
二者教之莫與喜酒人爲伴故。與嗜酒人相隨。
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與賢者爲友故與博掩子爲厚。
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小侵之便大怒。
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
三者見人有急時避人走。
四者見人死亡棄不視。
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
二者於人前直諫。於外説人善。
三者病痩縣官爲其征彸憂解之。
四者見人貧賤不棄捐。當念求方便欲富之。
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見人貧窮卒乏令治生。
二者不與人諍計挍。
三者日往消息之。
四者坐起當相念。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爲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
二者有病痩。將歸養視之。
三者知識死亡。棺斂視之。
四者知識已死。復念其家。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
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
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
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
佛言。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
1.身念住,觀身不凈
觀察我們的身體是不凈的,人類的身體不管是內臟器官或外在的感官,都是充滿污穢,沒有乾淨的,所以叫做「觀身不凈」。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1.入出息:觀察自己的呼吸出入,讓念與息相依不離。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入出息:把心放在呼吸明顯的出息與入息上,觀照出入息。
長短息:呼吸有長、有短,心跟著調細調慢的過程。
全息:就是緩慢的呼吸,心與呼吸更加細慢。
微息:讓呼吸變得微細若隱若無,心也要變得微細。
2.威儀路:用心來觀察身體的「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與心念合一的修行方式。「路」,指心靈在這當中所經歷過的境地。一般世俗所說的威儀,是指儀容嚴肅,舉止莊重,很合時宜。佛門裡的威儀,更是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用無言的教導,引發眾生的信任。因為,說得好的人,可能會得到某種程度的認定,卻不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但是,做得好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優波鞠多故事:一碗油的啟示)
3.正知:「正」有完全、明確之義。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正知」,即完全清楚的覺察了知。心識,它是具有可以憶念和覺知的基本作用。當心識接觸外面世界時,不管是人事物、修行,還是理論邏輯,能做出正確的判別,稱為「正知」。
四種正知:
1.有益正知:是指先思惟向前進是否有利益?當向前進的念頭一生起時,修行者並不受到該念頭的影響,而立刻前進;而是先依循善法去思考,了解有益或無益於修行,然後再作決定。
2.適宜正知:是指透過智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3.行處正知:專注向內省察自身的行為舉止與生活中一切的活動。
4.無痴正知:指徹知自己身體內外的各種狀況,沒有迷惑。譬如當我們看東西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物體時,經過心的執行,產生分別。分別它是「我喜歡」或是「不喜歡」。不癡正知就是在腦海裡,把這些喜歡或不喜歡的影像與念頭清除掉。(牟犁破群那經)
如果把四種正知合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從行為舉止上,觀察身心的活動,進而達到「了悟無常」-也就是要明白對我們適宜有益的,也是我們禪修的業處,引導我們正確了知,最終可以解脫得道涅槃。
4.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凈,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
5.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6.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2.受念住,觀受是苦:
受念住:指從單純的感受中,觀察身心所感受到的。若是因外界所給予的,透過身心去領納,稱為「受」。然而因為感受,讓心產生更複雜的情緒,則屬於心念。
《大念處經》記載:
『比丘們,一位比丘當感受到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樂受;當感受到苦受的時候,他知道知道自己在感受苦受;當感受到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物質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樂受;當感受到心靈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樂受。當感受到物質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苦受;當感受到心靈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苦受。當感受到物質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不苦不樂受;當感受到心靈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不苦不樂受。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感受,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感受,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感受;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感受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感受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感受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感受,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受了。』
*根據上面的經文,可以從三個重點來分析:
1.經文中的「受」是什麼意思?在經文中可以看到「受」分為三種受:
(1)樂受:感受到順和自己情境,令身心歡悅的時候。
(2)苦受:感受到不順自己情境,令身心受苦的時候。
(3)不苦不樂受:沒有明顯感受到心靈的樂受或苦受的時候,就是不苦不樂受。
2.受念住的修行方式,就是單純的去覺察九種感受:
(1)快樂的感受──樂受。
(2)痛苦的感受──苦受。
(3)不苦不樂的感受──不苦不樂受。
(4)快樂而有執著的感受──食樂受,樂食受,樂有味受。
(5)快樂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樂受,樂無食受,樂無味受。
(6)痛苦而有執著的感受──食苦受,苦食受,苦有味受。
(7)痛若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苦受,苦無食受,苦無味受。
(8)不苦不樂而有執著的感受──食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食受。
(9)不苦不樂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無食受。
(國立中央大學林崇安教授所分析)
如果要全面了解「受」,我們不只要觀察自己的受(內部);更要觀察他人的受(外部);有時候也要觀察自己和他人的受(內外部)。由九種感受,配合三種內部、外部、內外部的修行,觀察受的生起與生滅,了知微細的受時,放下受的無我性,放下受的執著。讓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這當中沒有我的存在。譬如說:上一分鐘,我感受到病苦的痛,下一分鐘,我感受不到病苦的痛時,我還存活在上一分鐘的苦痛中嗎?那只是我把心停留在上一分鐘病苦中而已。所以,這些感受,只是串流每一個剎那而成的變動過程,又稱作「無常」。
3.修行受念住的結果︰讓心沒有因為各種感受,而失去自我,進一步藉此得到解脫。
我們透過受念住經文的引導,可以知道「受念住」分為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透過受隨觀的修行,可以清楚的觀察到,我們在感受的當下,如何產生樂與苦,再經由心引導覺知,又再變化為喜歡與不喜歡。譬如:從最初的單純觀察「苦痛」,讓身體的疼痛,避免與內心產生強烈的呼應,減少疼痛的程度與害怕,更阻止身體的疾病影響內心。這樣的修行方式,我覺得很適合癌症患者或重病來學習。
病痛是苦,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無病無痛過完這一生。一般常說「病苦」,病,指我們身體所承受的。苦,指我們心靈所承受的。
病從哪裏來?苦又從哪裏來?
病從哪裏來?從身心來
苦又從哪裏來?從受念處上可以清楚了解。
在釋尊的教導中常說到因果,但並不是教我們沉淪於因果當中。而是希望我們去了解因果,從因果中得到領悟與解脫。
3.心念住,觀心無常:
《大念處經》原文記載:(藏外佛教文獻第5冊收錄大念處經)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心呢?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知道:
內心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心有貪欲;內心沒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貪欲。
內心有瞋恚時,知道自己內心有瞋恚;內心沒有瞋恚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瞋恚。
內心有愚癡時,知道自己內心有愚癡;內心沒有愚癡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愚癡。
內心集中時,知道自己內心集中,內心不集中時,知道自己內心不集中。
內心廣大時,知道自己內心廣大,內心不廣大時,知道自己內心不廣大。
內心高尚時,知道自己內心高尚,內心不高尚時,知道自己內心不高尚。
內心有定時,知道自己內心有定;內心沒有定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定。
內心解脫時,知道自己內心解脫,內心不解脫時,知道自己內心不解脫。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心,或如實觀察外在的心,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心;他也可以如實觀察心的生法,或如實觀察心的滅法,或如實觀察心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心,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心了。』
*根據上面的經文,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1.)心念住,就是修行觀心無常──觀察心得變化,探究內心的實相,稱為「心念住」。
依據《大念處經》所列舉出八組內心的狀態:前面經文所說的「貪、瞋、癡」,是指一般人的心裡狀態;後面經文所說的「集中、廣大、高尚、定、解脫」這五種,則是較高的心裡狀態。再依據心的「有」與「無」的狀態,共合成十六種心。
(一)什麼是貪欲心?
修行者應了解它的特性,作用《清淨道論》中說明:貪欲心有把持所緣的特相,具有黏著的作用。就像一片肉放在熱鍋上,會黏黏的現起,讓心黏在它的所緣,黏在裡面的所緣,外面的所緣,黏在裡面和外面的所緣。
什麼是無貪欲的心?
是指貪欲暫時不生起的心裡狀態。離貪欲的心,就如水中的蓮花,蓮花在水中而不沾水,要分別很清楚什麼是離貪欲心,不貪心?所有的善心都是不貪心,要檢查自己的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生起貪愛。
(二)瞋心與無瞋心
「瞋」:為瞋恚,瞋恨,是指對所緣憎惡,怨恨,惱怒,生氣等。
「無瞋心」:不怨恨、不惱怒、不生氣、不討厭的心。所有的善心都是不含有怨恨、惱怒在其中的;善心的特相是無瞋心,有調伏瞋恨的作用。
(三)痴心與無痴心
「痴」:是「愚癡」,與「無明」的意思。
是指所有的不善心,肯定都有愚癡。不善心不可能沒有無明,沒有愚癡。痴是一切不善心的根本,常與貪,瞋並稱為三大根本煩惱。「痴」由外了解是不正當的行為。由內了解就是黑暗的心。
(四)收縮心(集中)與渙散心(不集中)
「心集中」:指把心「收縮」,「收起來」。
所謂的集中,並不是專注,而是把心收起來。因為心變得昏沉時,對自己與外界的觀察就縮得愈來愈小,愈來愈不明顯。好像烏龜把頭縮進去,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清楚,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的心裡狀態。
「心不集中」:又叫做「心渙散」,指心處於掉舉浮躁,沒有定的狀態。
當心昏沉的時候,心就收縮起來。當心浮躁的時候,心就散亂,沒有一境性,沒有定。修行者要清楚的知道,什麼時候心有了昏沉,什麼時候心有了浮躁。
(五)廣大心與不廣大心
「廣大心」:是指具有禪定之色界的心與無色界的心。
廣大殊勝的心,當然是出世心為最廣大的心。不過,它並不是在「心念處」的解釋。
「不廣大心」:指欲界的心。
為什麼心不廣大?因太依靠欲界的了解,五欲的了解,所以有五蓋的覆障,不能發展深度的智慧。色界,無色界心,離開五蓋,具有定力,能發展深廣的智慧,能降服煩惱,產生大果報及具有廣大的認知範圍,所以是廣大的。(五欲:色、聲、香、味、觸。五蓋: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
(六)有上心(內心高尚)與無上心(內心不高尚)
「有上心」:是指欲界心,因為還沒達到世間最高境界的心,還可以再提升的心。
「無上心」:是指具有禪定之色界與無色界心。
(七)專注心(定)與不專注心(不定)
「專注心」:指指具有禪定之近行定或是有安止定的心。
「不專注心」:就是沒有近行定,沒有安止定的心。
(八)解脫心與未解脫心
「解脫心」:是指透過如理作意,暫時解脫煩惱;或在安止定中降服煩惱,而暫時解脫的心。
「未解脫心」:指沒有上述兩種暫時解脫的心。在世間道中,不能斷除煩惱,得到解脫。只有出世間道能夠透過正斷斷,安息斷,出離斷斷除煩惱,而達到出世解脫。
在現代,有關於阿彌陀經的講述,已經被許多大法師講解過了,為什麼直至今日,我們還要研讀阿彌陀經呢?
佛陀涅槃後,已經有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把佛陀熱門的經典阿彌陀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等,都研讀了又研讀,甚至講了兩千多年。為什麼到現在依然還有法師、學者在研究這些經典?這是不是代表著,到現在我們依然還不能完整的了解經典的真意呢?
其實,阿彌陀經從古至今,都廣受佛子們的熱烈討論。而每一個時代的研究,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佛子心。一個年代接著一個年代的研究,代表著佛教多元化思想,才能讓佛教生生不息。
近來,我經常聽到一般在家學佛的居士們說:佛教的經典太深也太多,不容易看得懂,也不容易看得完。我覺得修行最大的動力是來自對我們對佛法的深刻體會,才會想要深入經典,修習佛法。所以今天借這個因緣,從佛教經典當中,我選擇比較短的一部《阿彌陀經》來與大家一起研讀。
一般而言,修行可以從有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自力與他力修行
剛剛提到,很多人覺得經典很難,主要的是因為經典所提到的內容,我們很難做到。因為我們都害怕因果,害怕業力,我們心中會存著疑惑,靠著自力修持,我們可以抵得過業力嗎?
自力修持,可能有的新學佛的居士,沒有這個名詞,在這裏先為大家做介紹,佛教中,依自力獲得證悟的稱為自力門;依他力得度而成佛的稱為他力門。
凈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卷下』引用『十住毗婆沙論』之“難易二道”來說明,發心修行可分為自力與他力二種:
自力:是利根者之修行法。即因眾生怖畏墮入三涂惡道,遂起心受持禁戒,持戒後,得修禪定,繼而修習神通,終以自力獲證菩提。所以,自力屬難行道。
他力:是鈍根者之修行法。因為自力獲證菩提比較難,所以假藉他力。他力,就是依阿彌陀佛的願力,念佛往生凈土。
學佛重在身口意的修行,而實行的方法也很多。列如:書寫、受持、讀誦經典都是方法之一。另外,為他人解說經典也是,感謝各位給我這個機會。還有修戒定慧,聞思修,六波羅蜜等等,都是自利和利他的修行。
你們喜歡自力還是他力?
念佛,就不需要自力嗎?
念佛,還是需要自力的。依道綽之安樂集卷上所載,發願往生淨土,
在此世修行期間,是為自力;臨命終時彌陀來迎,即是他力。
畢竟,自己今生付出了多少來修持,今生,我可以明明白白的知道。他力,卻是我無法預知的。
二、三根普被
三根,是指:眾生之根性有上根、中根、下根三種。
上根:(又作利根),根性伶俐,能很快的發揮才智理解佛陀所說的法,能忍耐別人所做不到的修行方式,所以可以很快證悟妙果。
中根,比上根稍微差一些。
下根: (又叫做鈍根)指悟性最不好的,久久不能體悟佛陀的真理的人。
不管我們的悟性如何,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對治我們千變萬化的心。很多的修持法門都很好,但我們的腦海裡,可能沒辦法記那麼多,更無法一一去實行。所以在工商繁忙的社會,我們可以選擇較容易的修行方式,以阿彌陀經為主,用持名念佛的方法,藉著阿彌陀佛的願力,最方便,也最穩當的離開這世間。等到達西方淨土後,在那裡聽阿彌陀佛說法,真正依教奉行,把世尊所囑咐的話語,完完全全實現出來,使我們能早日證悟菩提。
如果,真念生死,以超越生死苦海為目的的話,那依阿彌陀經來修行,是最好的一部指南,任何人都會念一句阿彌陀佛,同時也是最容易了解的一部經。了解了本經,抓著重要的核心,依教奉行,就可以從這世間移民到阿彌陀佛淨土了。
三、願力與業力
首先,要來介紹什麼是業?
業,是行為、行動、意志等等,身與心的活動,進而引導我們日常的生活。若與因果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而這個力量,又支配著我們這一生。
什麼是業力,業力是指,善業與惡業,有生起苦果與樂果的作用,所以稱為業力。
幾乎每個佛子,都害怕因果與業力。我們不可能,因為害怕因果與業力,就什麼都不做,相反的,我們會時時思考,如何減輕業力?
從古時候到現在,阿彌陀經都是寺院日常課誦所必念的,這本經書最殊勝的地方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佛陀與諸佛所共同稱許。以方便法將不同的眾生,引導去淨土,只要具備強烈出離世間之心,以及信、願、行三者,一心不亂,持誦佛名,七日必得阿彌陀佛現身,接引往生西方。
聽到這裡,我們都會很高興,為什麼?
未學佛之前,我們在這個社會成長,接受教育。認為雞、鴨、牛、羊、魚等等,這些動物就是給人吃的,因為我們周遭的人都是那樣子生活過來的,我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有一天,學佛之後,我們才知道,智慧並不是賦予我們,去傷害萬物的權力。
那麼,我們要如何減輕業力?
今生是否能完全消除業力?
這時候,阿彌陀經給予了讓我們可以解脫業力及輪迴的希望。畢竟,靠著自力修行,我們不知道今生是否能完全消除業力,來生我們又會輪迴在哪裡?
有了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前導,讓我們了解業力及因果之下,願力可抵得過業力的。
就像『地藏經卷上‧仞利天宮神通品』上所記載,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劫前,為大長者之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之相好莊嚴,而產生恭敬景仰之心,為證得此莊嚴之相,而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度脫六道罪苦眾生。
同經同品又謂,地藏菩薩為過去不可思議無量無數劫以前,曾經有一婆羅門女,為救度其母出離地獄,而為母設供修福,並發願盡未來劫廣度罪苦眾生。
又同經閻浮眾生業感品亦舉出二說:
(一)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國之王,其國內人民多造眾惡,遂發願度盡罪苦眾生皆至菩提,否則不願成佛。
(二)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女子,名為光目,其母墮于地獄受苦,光目為救度之,而發願救拔一切罪苦眾生,待眾生盡成佛後,方成正覺。
所以要到達,阿彌陀佛的世界,我們要信、行、願具足,也就是淨信、修行、發願。那麼,你們都發願了嗎?
我常常告訴老菩薩,你有五百元,你只能買五百元的東西。你不可能,拿五百元去買一輛汽車吧!
很多人,都念了很久的佛了,可惜忘了發願。地藏菩薩的願力,我們無法相比。但是,你發的願力,要可以抵得過業力的,才能達到效果。
今日與大家分享的佛法,希望能提供大家,讓你們多一個角度,來認識佛教。也很高興與大家結此善緣。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無憂無惱、隨願所成、一切吉祥。阿彌陀佛!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